海棠书屋文学 - 言情小说 - 穿到五零搞建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2

分卷阅读72

    欢这么个小弟弟,又聪明又会疼人,还知道老是给她送东西,虽然她总是不好意思接受,但心里还是知这弟弟的好来。

周香手里提着大小篮子,有李全友寄来的一些稀罕物,也有自家菜园子种的一些菜,她朝着大丫笑了笑:“弟妹呢?”

“娘还没起呢。”大丫笑着道:“昨儿小旭闹了一宿,天将将亮才睡。”

倒是二叔听到动静,脖子上挂条毛巾,手里拿着水缸从水井那儿溜达过来,一边漱口一边道:“嫂子怎么过来了?”

他看到周香带来了的一堆东西,连忙摆手:“这是干什么,来就来,带什么东西,不要的,不要的。”他说着叫大丫:“大丫,把东西给嫂子拿回去。”

说着他又溜达回去漱口去了。

周香有些好笑:“真是,说了两句没有。”她看着大丫:“二弟他帮我们家那么多忙,我家那个还没离家的时候,得亏他帮着看着田,哪里能够就什么都不拿。”她强硬的把东西留下。

大丫也没真拒绝,她要真听她爹的,到时候娘醒来,指不定怎么数落她呢。

她看向李光久:“这是放假了?”

李光久不用周香指示,自个儿点头道:“放了,大姐你不是也休息嘛。”

大丫就没见过村里头有跟李光久一样会说话的孩子,那些孩子都是泥里来泥里去,贼讨厌,三巴掌打不出一个屁,哪里像李光久干干净净得讨人喜欢,她拿手在衣摆边擦了擦,想了想自己从玉县带回来的礼物,从屋内拿出一个崭新的书包:“在纺织厂拿那些不要的货自个儿整了整,想着你还上学,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

李光久大大方方的接了过来:“大姐你手艺真好,比我娘好多了,我那书包背了没两年就脱线头了呢,我娘时不时还要左缝一下右补一下,别听多难看了。”

周香闹得没面子:“你这孩子,要不是你不爱惜东西,能成那样子吗,我说给你再做一个你又不要。”

“这不等着我大姐嘛。”李光久朝大丫挤眉弄眼:“要你再给我弄一个缝缝补补的书包来,那我还不如不要呢。”

周香好险没一巴掌盖过去。

大丫倒是乐了:“你不嫌弃就好了,我看玉县那学生背得书包都是那种带颜色的,别提多好看了,我这黑漆漆的。”

“没事,经脏,再说我这乡下的哪里能跟城里的比。”李光久大大咧咧的,一点没有小孩子强烈的自尊心:“我就喜欢黑的,弄脏了也看不出来。”

“你倒是真好意思,这是大丫辛辛苦苦做的,难不成是给你糟蹋的。”周香还是没忍住,拍了他一下。

“唉,我大堂姐做的东西,我可不跟爱惜自个儿一样爱惜着。”李光久朝大丫做了个笑脸:“谢谢大堂姐。”

“这还像那么回事儿。”周香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发卡,那是李全友送给她的,昨儿她琢磨了李光久一番话,觉得这送人东西也是门学问,而且大丫确实是个好姑娘,要送给她什么东西真全落到小旭手上,也有些不美,还不如送点女人的东西,二婶再如何刁钻,也不能让小旭儿戴女人的发卡啊。

大丫看到精致的发卡,很是惊讶了一些:“伯母你……”

“唉,你这个年龄的姑娘,谁不爱俏啊。”周香给大丫戴上去:“你看多好看啊。”

大丫很有些脸红,但也真的喜欢:“可是……这也太贵重了,我看玉县那水晶发卡要卖上一块钱呢。”

周香还真没觉得有这么贵,心里也嘀咕了一会儿,觉得李全友有败家之嫌,但送出去的东西万万没有再收回了的道理,所以只能装作大方的说着:“唉,这算什么呢,只要你喜欢就好了。”

就连在旁边的李光久都暗暗自忖道,咱们家那一分钱抠成两份花的亲娘怎么突然就阔气起来了呢,难不成是哪里发了财?

这也就是个小插曲,二婶还没起床,大丫也有许多事儿要做,周香就没多做打扰,打算等下午再来串门,回到家的路上,李光久跟做贼似的,低声问道:“娘,你发财了?”

“怎么说话的?”周香闹不明白:“我去哪儿发财?”

“那你那几块钱的发卡送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不是发财了是什么?”李光久煞有其事:“是不是你娘家找上你来,说留给你的那份嫁妆要还给你了?”

“去去去,我娘家早就没人了,就算有人,也是来讨债的。”周香驱赶着李光久:“帮我弄鸡食去,我看你是真闲了,来打趣你娘来。”

李光久屁颠颠的回了家,招呼着周香甩给他的活计,还在那里感叹:“几块钱啊!”

“闭上嘴。”这声音念着周香心里都隐隐的有些发疼:“我哪儿知道要那么贵,不就是戴在头上的吗,又不是金又不是银的。”她说着叹了口气:“大丫那丫头也不容易,工作赚得钱都贴补家里……”

“好了好了,”李光久打断周香的絮絮叨叨:“你是没想到我爹会送你这么贵的东西吧。”

“哼,真是在外头还没混出个什么就摆起阔来,等他回来,看我不……”说着说着,周香声音渐渐小了,倒是有些笑意悄无声息的浮在脸上。

口是心非不要表示得太过明显了,李光久知道周香心里跟蜜儿一样,毕竟自己男人肯为自个儿花钱,虽心疼钱,但心里怎么能够不甜呢。

母子两个一边干着活一边说着闲话,也就这时儿,邮局那小哥又按着铃儿带着李全友的信敲起了他们家的门儿。

按道理这个时候应该是有电话了,但是很明显还没有普及到乡下这个连水龙头和电灯泡都没有的落后地方,所以这里仍旧是交通基本靠走,联络基本靠吼的落后水平,偶尔写几封信都算是比较不错了,毕竟不是人人都识字。

有人做过统计,这个时候的国人有百分之八十都不识字,文化普及迫切度可见一斑。

毕竟地域广阔,人数众多,想要全部都发展起来,享受先进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享受远远没有那么容易,也不是课本上几个数字能够轻易概括得了的。

周香那湿毛巾擦着手去门前接信,李光久知道肯定是李全友写来的,他弯着腰悄无声息的摸到周香身后,周香也没避讳,就在院子里,拆了信封,两人都识字,不需要再去找个识字的先生给他们读信。

这次李全友寄来的家书倒是传来了个让人兴奋的好消息。

李全友说他在那里剿/匪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跟他一起工作的同志都获得了褒奖,由于他表现突出,再加上上头的看重,他被派遣了新的任务,由从秘密处理敌对特务转为明面上的巡逻队,不,现在应该称之为公安部门,管理城市内部的治安,而工作的地方将落到首都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