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海棠书屋文学 - 言情小说 - 宋格格的红包群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7
翻页 夜间

分卷阅读117

    这满族贵女在家里被养的太单纯天真了。

    咋一见到胤禛这算是人生赢家的皇子龙孙,少女心爆棚吧。而胤禛现在的年纪也正吃她这一套。

    宋瑶华耸肩,来日方长,反正现在时间也还早着呢。

    84、第84章

    宋瑶华不再管富察氏和胤禛之间的纠缠, 胤禛自己最近也忙, 学院快要完工了, 等过完年按照宋瑶华设想装上窗户就可以挑选学子入学了。

    太子在和西洋人学习了一段西方文化后, 整个人看起来内敛了许多,年节里和康熙爷一副父子情深的样子,康熙爷为了安抚太子, 也赏给他不少好东西,让之前自索相死后一直蹦跶的大阿哥安分了不少。

    过完年胤禛和工部,户部, 内务府一同督造的第一学府也正式竣工。康熙爷带领着文武百官前去检验。

    学院坐落在山脚下,前面是玉泉湖,进入学院要经过一座桥廊,周围是红砖青瓦的院墙, 整个学院依山傍水, 按照宋瑶华设想,每一个科目单独在一座小园里, 彼此互不影响。

    为了这个设想, 工部倒是下了很大心思, 依据周围山水亭台改造, 几乎一步一景, 往往转过一道拱门就是另一种风格。

    每个小园和拱门上也挂有相应的学科名称。

    比如勤学园是正经科举学习园子, 拙工苑主要是动手制作的那方面,相当于工部学院,西教院则是准备聘请洋人传授西方文化, 仁心堂则是医学相关,农经园,应该是教授地方政学的,还有一座藏书馆,里面已经分门别类的放置了许多书籍。

    总之一切开始之初,大家也就暂时想到这几类,如果后续需要添加,还可以再建。

    康熙爷反正很满意,尤其是看见那些大块透明玻璃窗,很是嘉许了工部,并让工部将御书房和勤政殿的窗户也换一些。

    要知道之前大清用的玻璃水银镜都是洋人那边的,可想造价之昂贵,现在工部可以自己做了,自然能省下很大一笔开销。

    虽然这几年出海贸易做的不错,给康熙爷的内库和国库赚的盆满钵满,那些久欠库银的官员大部分也都把欠银还清了,但是钱还是不嫌多啊。

    康熙爷算算造船和火炮的预算,还是挺心疼的。他也知道这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海贸频繁,西方的发展也更加详细的呈放到康熙爷御前,这些先进的技术发展令他也颇有些头疼。

    好在这次有胤禛在朝堂提前说破这些,大清从现在开始奋起直追还是有希望超越大部分国家的。

    回宫后,康熙爷和内阁大臣们商议了几天,最后发了明旨,将派遣翰林院,太医院,工部,刑部,户部部分人员,还有几位常驻大清的西方传教士进入学院当老师。

    而后先从今年科考后的同进士学生里挑选部分进行学习进修。主要学习范围还是偏实用性那一方面。这也是胤禛早就和康熙爷提过的。

    宋瑶华也早就给胤禛提过醒,康熙为何对江南一些犯事官员采取高举轻放的政策,不就是因为地方上官员紧缺,吏部待录学子又都是些纸上谈兵的年轻人,才导致顾忌重重,不好严惩犯官。

    现在就让这些官员预备役先在学院实习一下,有了实际经验,日后临危受命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懵懂无措。

    最重要的在学院里还单独开辟了一个忠政院。这个学院是宋瑶华顶着胤禛怀疑的目光硬加上的。其实本质就是思想政治课,忠君爱国这些人说起来都一副大义凛然。

    可惜真要做起来,别说世家贵族出身的了,就连一些清流平民都不一定愿意。地方上的官员时刻紧缺,吏部攥着一大把人分不下去。

    说到底,辛辛苦苦十年寒窗,就为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去那些偏远穷困的小地方做县令,县丞?抱歉了,就算在我贫穷的时候有这份帮助父老乡亲的心,也在一朝中第后淡了热血。

    倒也不是没有,只是相对于急缺的底层小官还远远不够。宋瑶华单独设定的这个学院就是个思想洗脑地方。

    具体大概就是参考扶贫策略,先给那些待录人员洗脑让他们甘愿去偏远地方扶持一下当地百姓的生活,以政绩来升降官位。

    当然这部分就需要胤禛单独去和康熙爷商量了。毕竟每年吏部考评其中多少猫腻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真正为民做事的官员的积极性。

    但是这个问题只有康熙爷能解决,宋瑶华只是对胤禛提出来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可行的措施,让他去和康熙爷商量。看在胤禛对暗卫的运用方面无师自通的份上,宋瑶华觉得这个也难不倒康熙爷和胤禛。

    学院一事已经开始循序渐进的进入状态,宋瑶华想到了偏远地方政令下达困难和官员欺上瞒下的问题时,就难免又想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可惜这个方法对大清来说还是要钱!宋瑶华先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大致记录了一下,这个方法随之而来的更多的利益牵扯也需要好好和胤禛捋捋。

    宋瑶华写完这些计划,把本子放到多宝阁上,只等下次胤禛来她这里时再说。

    最近胤禛因为办事漂亮被康熙爷夸赞了不少次,整个人也终于少见的春风得意了些,又有富察格格充当他的小迷妹,着实让胤禛在富察氏那里放松了不少时间,看的后院其她格格们暗自咬碎一口银牙。

    又过了几日,胤禛下值后来到宋瑶华院里,见宋瑶华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走到跟前看了一眼,大概是宋瑶华画的太抽象,胤禛没看懂。

    宋瑶华见胤禛坐下,合上本子,自顾给自己倒了杯茶喝,却是没有先照顾胤禛。

    胤禛看她样子,有些不解,问道:“怎么了,这是谁惹你不高兴的样子?”

    宋瑶华用帕子半遮住脸道:“妾只是在哀叹自己,容颜易逝,韶华不复,已成了明日黄花啊!”

    胤禛闻言就笑了:“怎会,在我眼中瑶华正是芳华正盛的年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颦一笑都耀眼的很。可不是那些黄毛丫头能比的!”

    宋瑶华作害羞状轻捶了下胤禛胸口:“爷这样说,可羞煞了妾。妾已近半老之年,不提也罢。”

    胤禛闻言握住宋瑶华的手道:“瑶华一点也不老,还是我最喜欢的样子。莫把自己与她人比较,旁人于我不过稍作调剂,瑶华于我不可或缺。”